咨询热线:0510 - 8229 3900 | |||||||
行业动态 ♦ 年中盘点:2022年10大数据泄露事件 ♦ 餐厅老板竟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公布典型案例 ♦ T-Mobile 5000 万用户数据泄露,21 岁海外美国人宣称对此事负责 ♦ 打车软件大数据泄密有多严重?美俄有沉痛教训,中国不可不防 ♦ 数据安全的危与机:2020年85%的数据泄露涉及人的因素 ♦ 11.8亿条!淘宝又有数据泄露大案:客户ID、淘宝昵称、手机号全都有…… ♦ 百余车厂机密数据泄露,特斯拉丰田福特大众都在内 ♦ 2018年全球互联网十大数据泄露事件盘点 ♦ 央视曝光多起泄密案件 ♦ 盘点2017年十大数据泄露事件 ♦ 无锡一员工向公司索赔28万 因自己泄露商业机密被开除 ♦ 百度前高管泄密被索赔5000万 打印机竟成证据 ♦ 一个包含英国女王出行绝密信息的U盘失踪后 ♦ 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获利5000元以上可入刑 ♦ 一年来网络安全事件我国网民损失915亿 ♦ 近8成网民身份信息遭泄露 数据采集标准正报批 ♦ 历史上最大的数据泄露 曝光全球权贵隐藏的财富 ♦ 男子偷卖90项国家绝密情报获利70万美元被判死刑 ♦ 注销手机号码时未解除绑定账户 个人信息会泄露 ♦ 美保险业现史上最大数据泄密 |
摘自网络
英国政府又捅出了一个大篓子。 据英国《镜报》报道,一名男子在伦敦西北部街头捡到了一个U盘。 他在图书馆用电脑打开U盘后发现,里面存有英国最大机场希斯罗机场的安保文件,包括女王乘机的安保措施以及如何进入限制区域等绝密信息。 吊诡的是,这些数据都没。。。有。。。被。。。加。。。密。。。然后他转手将U盘给了《镜报》。等等,为啥是给媒体,而不是给警察蜀黍?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暂且按下不表。总之呢,作为著名小报,《镜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新闻。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事的具体情况: 首先呢,捡到U盘的这名男子是位失业的流浪汉…… 他捡到的这个U盘呢,里面共有76个文件夹,170多个文件,一共2.5G,地图、文字资料和视频应有尽有。 主要信息包括: 《镜报》搞了个大新闻后又将相关信息通知了机场和英国安保部门。目前,希思罗机场正对此事展开调查。 负责调查的警探联系机场人员称: 由于恐怖分子总想让飞机华丽坠落,航空安全处于显微镜下,安全部门不希望这些信息被泄漏或出售给敌方。 机场内部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试图确定是否存在数据漏洞,或者是否有人曾经访问过文件。 警方还担心恐怖分子和罪犯可能会在网上复制并传播这些信息。他们认为,从这些信息的详细程度来看,泄漏者可能花费数年时间编辑,并涉及多个不同的系统。 作为英国最繁忙的机场,希思罗机场去年客流量达到7500万。 但问题是:U盘是谁弄丢的?怎么弄丢的?这么机密的信息,为啥不加密?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政府是不是就当没发生啦?由于这事实在太奇葩了点,腐国人民在网上疯狂开启了吐槽模式。 第一个吐槽点: U盘难道不应该先交给警察么? 所以在把USB插进电脑检查了内容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我必须把这个交给报社”? 这事出问题的环节太多了,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人发现U盘信息如此机密后,为啥不交给警察蜀黍,而是直接给了某报? 这就得说到英国独特的媒体生态了。 在英国,媒体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各种“独家报道”,媒体给爆料人付钱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以博噱头赖以生存的小报。 当然,《镜报》不会说自己给钱了,至于那位失业老兄,谁会在意他有没有收钱呢? 第二个吐槽点: 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能丢?!都是干啥吃的?! 这是今天的英国...安全文件允许下载到USB上,并从工作场所中移走?在我看来,工作人员需要被询问,从管理者和那些有权访问这些信息人开始,然后是那些居住在最靠近发现地的人,然后再到靠近机场的人。 是的,我的意思是审问而不仅仅是提问!他们在玩什么?当然,所有机场工作人员和其他可以接触敏感信息的人员都应该进行安全扫描和检查,即使这意味着每天多工作10分钟。期待来踩! 第三个吐槽点: 希思罗机场安检本就烂啊! 去YouTube上看看希思罗机场英国边防保安的一些视频。忒可怕了。 就像是政府雇佣了一批其他工作干不了的人并把他们强留在机场内。他们要么太老或太年轻、太胖或太笨。都是老人和高中毕业生。 另外,海关警卫似乎也太唯唯诺诺了,太好对付了。你在世界上任何其他机场都看不到这样的情况。 小编注意到,这不是英国政府机构头回弄丢机密信息了。 有媒体显示,在数据泄露方面,英国一直紧随老大哥美国排在第二位。 百度搜索下,可以找到一大批相关新闻: 2008年8月,英国内政部丢失了一份储存84000名罪犯的数据,调查显示,这与曾经合作过的一家私人顾问公司有关,这家公司曾帮内政部追踪和分析重罪犯。 2013年5月,一位女王的前任安保人员在被解雇后,向媒体兜售女王安保的机密信息,然后让几家媒体竞标,并从中获利3.2万英镑。 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 以往发生机密信息泄露事件发生后,大多不了了之了,好像也没什么人受到惩罚。 不知道这次会咋样?
关联文档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资质认证|站点地图|职位招聘|建议与投诉 | ||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锡澄路260-1号圆融发展中心17F 邮编:214031 总机:(0510)82293900 传真:(0510)82702019 | ||
版权所有 © 2003-2025 无锡万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
苏ICP备05009260号 | ||
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0919号 | ||